感冒易誘發肺炎,六類人病程發展快
一般來講,從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是感冒感染肺炎發生的高峰,尤其是對于嬰幼兒及65歲以上的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都是感冒誘發肺炎的高危人群。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數據,2015年,肺炎造成92.2萬左右的五歲以下兒童死亡,占全世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的15%。而對于老人,肺部感染的死亡率為36%,而80歲以上老人肺炎的死亡率則在50%以上,是8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首位死因。而且肺炎發病率有明顯的季節性,和感冒發生重合率高。
通過感冒誘發肺炎是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,而且有6類慢性病患是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,如:糖尿病患、心血管疾病、免疫低下患者、慢性肺病、腎臟疾病、慢性肝病的患者,一旦因感冒或流感感染肺炎,病程往往會快速進展,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死亡。
多喝水能緩解感冒
多飲水保持喉嚨一直濕潤,能更好地幫助痰液排出。
我們知道感冒是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過程,會產生鼻涕、痰等廢物,這些物質都需要水液來提供補充,如果水喝少了會不利于鼻涕與痰排出,達不到排出病菌的效果;增加水分攝取,才能降低鼻涕與痰的濃稠度,方便身體排出的同時也能補足因為免疫反應——發燒時身體蒸發的水分,而且喝水有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,這本身就是一種增強人體免疫的方式。
感冒期間多喝水,是為了增加排尿量,以便更好的把身體里面壞的代謝物給排出體外,可以減少這些異物對身體組織和細胞刺激產生炎癥反應。
喝水可以讓藥物的成分更快的擴散到身體里。特別是退熱藥,通過發汗把身體里面的熱量帶出來。如果體內沒有足夠的水分,退熱藥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
人體水分充盈時,呼吸道黏膜的纖毛運動活躍,可以抵御病菌侵入人體,但在體內缺水的環境下,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力會變弱,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,血黏度增高,容易得呼吸系統疾病。
「水是這世界上最好的良藥」,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!它除了解渴之外,還能提升心肺功能,充足飲水還能讓其他器官維持正常的運作,支持你的肝臟和腎臟的功能,并且排出身體里的毒素,使免疫力更好。
每天喝要多少水?
那么一個人一天要喝多少水呢?一般人每天約喝2000ml的水不太會有問題,那么感冒時要喝多少水呢?我們可以比較日常的量,比如一個人日常喝1500ml,那么感冒時可以喝2000ml;如果日常喝2000ml,那么就可以喝2500ml左右。多喝水一般沒有太大問題。腎臟功能正常時,水喝多了會導致上廁所次數增加,不需要過于擔心造成腎臟負擔,反倒是喝了水卻沒上廁所,才需要提高警惕。